专访张圣海谈双碳目标下,成都城市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基底良好 应抓住关键“窗口期”

来源:看度新闻 2021年09月04日 18:06
摘要: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成都可以怎么做?

如今在成都,美好惬意的生活几乎触手可及,蓝天、白云、朝霞、落日、云霞,这些“安逸巴适”美景时常出现在成都人的生活里;雪山、绿道、森林、溪流,这些原本在现代城市里难得一见的景象,对于成都人来说早已司空见惯。作为一个人口超过2000万城市的成都,之所以能拥有如此安逸的生活环境,与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引导构建自然、环保、健康的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推进城市碳达峰和碳中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和安逸巴适的美景同框,已成为成都人生活的常态

2018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首次提出了“公园城市”的概念。这是公园城市作为一种城市发展理念首次被正式提出。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1年3月中央财经委第九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如期实现“双碳目标”。对此,作为公园城市“首提地”的成都也积极响应,提出建设碳中和目标,坚持以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为统领,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那么,在“双碳”目标下,成都该从哪些方面着力,提升生态环境的建设?城市建设方面应从哪些方面进行思考和着手,带动成都碳达峰、碳中和的整体性推进?城市的发展又将面临哪些挑战与机遇?近日,成都市广播电视台看度团队就系列问题,对中国规划设计研究院西部分院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张圣海进行了专访。

我们该如何理解碳达峰、碳中和这两个概念?

张圣海:碳达峰、碳中和简称为“双碳”,是我国提出的碳减排的两个阶段目标。2020年9月22日,习总书记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了“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双碳目标。其中“碳达峰”则指的是碳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进入平稳下降阶段。“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实现“零排放”。简单地说,也就是让二氧化碳排放量“收支相抵”。

中国规划设计研究院西部分院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张圣海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现行的碳排放规模、行业结构、资源能源结构和城市建设模式都表明,实现“双碳”目标面临巨大挑战。而中国当前能源结构以高碳的化石能源为主,能源消费总量仍然处于上升通道,城市发展仍未摆脱对资源能源大规模消耗和大规模扩张建设的方式。从紧迫程度上看,抓住国家向新型城镇化转型的窗口期,进行系统性变革才能使我国在保持“适度高”的经济增长同时减少排放,逐步达到“双碳”目标。

一方面意味着中国将在能源体系、建筑、交通、产业结构、投资流动等诸多领域经历颠覆性的变革;另一方面,也是国家转型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为我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坚持多边主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展现了大国担当。

景色宜人的天府国际生物城

碳达峰、碳中和无疑是当下节能环保领域的热词,在当下的探讨中,什么领域、什么行业的碳达峰、碳中和探讨得最多?

张圣海:从目前我国碳排结构来看,能源、工业、交通、建筑是碳排放的重点行业。其中能源和工业碳排占比高达80%以上,交通约7%,建筑约5%。城市是我国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最主要的终端用户,在城市中产生的碳排占比超过85%,城市建设在未来低碳减排方面也应该作为重点方向来关注。

在“双碳”目标下,成都也提出了建设碳中和的目标,并通过提升城市生态碳汇能力来推进碳中和的建设。在您看来,成都还应该做出怎样的努力,才能如期达成“双碳”目标?

张圣海:在这方面,最近我们开展了一些研究。成都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核心,研究发现,成渝地区碳排处于增长期,尚无城市碳达峰,碳排放仍将持续增长。工业领域是城市地区目前碳排主要领域;生活、交通碳排领域占比相对较高。未来成都、重庆都市圈以及成渝双城为重点碳减排区域,盆周和盆中其他地区应提高绿色发展水平;工业是减排的主要领域,生活和交通是重点控制领域。

同时,研究还显示,成都近几年工业领域碳排占比下降明显,工业碳排占比远低于成渝城市群平均水平,生活碳排比例增长较多。成都可以在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建设清洁低碳能源体系;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积极调整运输结构,完善绿色低碳交通体系;倡导低碳生活方式与消费模式,全面普及低碳理念;大力推动负排放技术发展等方面进行努力。

成都在城市建设方面应从哪些方面进行思考和着手,带动成都碳达峰、碳中和的整体性推进?

张圣海: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在空间布局、开发强度管控、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品质方面还存在明显短板,市民因就业、就医、就学或获取其他优质公共服务而被迫长距离流动或通勤,将带来大量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加强城市绿色低碳建设,增强绿色宜居水平,推动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转型,对促进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至关重要。优化公共服务体系,减少非必要分散居住或出行需求;构建韧性安全,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城市空间格局,合理把控城市空间形态;推行以街区为单元的统筹建设方式,引导低碳绿色生活方式;营造人性化的公共空间和街道空间,引导绿色低碳的出行方式;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推广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使用。

目前我们也正在编制《蒲江国际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中,专门开展了碳排放核算及未来预测分析研究,并将低碳城的营建理念运用到项目建设中,争取在成都率先做出一个低碳旅游区的示范。

在探索实践的过程当中,有没有一些比较好的案例、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

张圣海:丹麦哥本哈根就是一个比较好的借鉴和学习案例,他们通过“指状”公园系统,结合了零碳排放和碳汇的功能,助力城市产业转型,引导市民低碳出行,增强城市的碳补偿实力;拓展自行车网络,特别是以通勤为主的自行车道,主要来自于对汽车行驶空间的压缩;建设TOD网络,TOD节点满足人节能需求,促进绿色出行、去汽车化的低碳交通发展。成都目前正在大力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一方面夯实城市生态基底,也提供了“负排放”的基础:青山、绿道、蓝网的建设不仅起来了增绿固碳作用,还为绿色生活和绿色城市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底,并且在民众中起到了切实可感受的宣传教育作用。总的来说,成都在公园城市和双碳的双导向下,既要坚持好实现双碳的技术路径,同时也要利用好公园城市基础和策略。

中国规划设计研究院西部分院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张圣海接受成都市广播电视台专访

作为城市规划和建设领域的专家,您认为成都要实现碳中和目标,我们的城市建设可以从哪些方面挖掘技术层面上的支撑?

张圣海:举个例子,我们不妨从建筑领域入手,应积极推进传统建材产业绿色转型,发展绿色节能建筑。积极推广应用太阳能光伏产品、可循环可利用建材、高强度高耐久建材、绿色部品部件、绿色装饰装修材料、节水节能建材等绿色建材产品。从建筑材料生产、施工建造、运营维护全生命周期推动建筑业全产业链绿色低碳化发展,需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超低能耗建筑。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我国将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并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城市更新。当前,城市更新不仅旨在更新建筑本身,更会影响城市的居住环境、功能布局、产业结构乃至改变市民的空间行为,因此城市更新是城市建设向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 “窗口期”。成都在旧城更新方面,这几年做出了非常突出的成绩,应该抓住“窗口期”在城市更新、旧城改造中融入绿色低碳理念。避免大拆大建,推动老旧小区开展绿色低碳化改造。包括采用城市绿色微更新、植入社区农业、绿化城市的“碎片化”空间、基础设施绿色更新等方式。

聚焦建筑领域的绿色转型,是助推城市碳中和工作的一个切入点

据数据显示,成都现在全市已创建省级森林康养基地33处、自然教育基地35个、森林人家123个,森林康养人数超过4000万人次,实现产值超过65亿元;每年有超过2000万人次的市民群众走进绿道、公园参与各类体育、科普、文化活动。通过发展壮大绿色低碳经济产业等手段,助力成都打造碳中和。那么,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手段来引导市民们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以此来助推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张圣海:在双碳目标下,广大居民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参与者,因此要全面普及低碳理念,倡导低碳生活方式与消费模式。

一是充分利用城市公园体系等绿色场景,全面开展低碳教育。成都是公园城市的 “首提地”,目前在公园、绿道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逛公园也已经是成都市民热爱的一种生活方式。因此,公园、绿道不仅是绿色低碳的载体,也是很好的低碳教育的空间。通过在公园里面开展科普展览、低碳活动、低碳讲座以及针对儿童的低碳教育等方式,进行全面的低碳宣传教育。

二是将低碳场景模式延伸到居民生活、出行各方面,包括建设低碳社区、鼓励低碳出行等,为居民营造全面的低碳生活环境。目前各个公园内部也有多种绿色慢行交通方式、健身体育活动场所,让居民进行低碳体验,逐渐养成绿色出行、户外活动等低碳生活方式。绿色出行也是重要的减碳途径。成都建设了城市绿道、社区绿道等多层级绿道体系,绿色出行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其次成都市已经启动出租汽车纯电动化试点,以及电动公交车也开始运营;预计未来成都将逐渐构建起一张完善的绿色交通出行网络。因此,积极鼓励居民使用绿色出行方式,包括自行车、公交车,选用电动出租车、公交车等。

人们热衷于在风景如画的天府绿道内运动健身

同时,还可以通过鼓励低碳消费,通过合理的使用方式减少家电、交通等使用过程的碳排放。在城市公园、社区、基础设施等各种场景应用绿色节能技术,鼓励居民使用,缩短碳链。

作为国家批准的低碳试点城市之一,成都在实现碳中和目标上一直在积极行动。但要实现碳中和目标,不仅仅需要政府部门的努力,普通市民们的“给力”也十分重要。因此,需要大家都能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树立低碳意识、提升环保理念,做低碳宣传者、引领者、实践者,践行健康生活方式,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助力,为构建公园城市的城市绿色未来而助力。

延伸阅读:

负排放技术:

实现碳中和目标,需要应用负排放技术(NETs)从大气中移除二氧化碳并将其储存起来,以抵消那些难减排的碳排放。碳移除(CDR)可分为两类:一是基于自然的方法,即利用生物过程增加碳移除,并在森林、土壤或湿地中储存起来;二是技术手段,即直接从空气中移除碳或控制天然的碳移除过程以加速碳储存。

主持人:李文娟

看度记者:张 稷 覃 朗 冯天赐

版面编辑:朱书婉

责任编辑:雷启枝

0

相关新闻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