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方案》公布!听大咖们共话成都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的过去和未来
3月16日,《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正式对外公布。这份由国务院批复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的方案的提出,着眼构建城市与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公园体系、生态系统、环境品质、风貌形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至此,作为公园城市理念首提地的成都,在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具体行动上,有了党中央国务院度身定制的重大战略指引,由此,成都也站在了进公园城市建设的新起点。
成都白鹭湾湿地公园
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四川成都时首次提出“公园城市”理念;2020年底,党中央国务院将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从首次提出、到市级试点、省级保障,再到国务院批复同意在成都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4年时间,成都的城市建设顺应时代、串点成面、叠加起势,清晰指向了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在全国众多城市中,承担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使命的城市,为什么是成都?《总体方案》的第一句给出了答案:“成都作为西部地区超大城市,生态本底良好、发展活力强劲,在公园城市建设方面开展了积极探索、形成了初步成果,具备进一步深化示范的坚实基础和独特优势。”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王凯在接受看度-公园城市频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生态有底,政府有为是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公园城市示范区的核心优势。辽阔的成都平原拥有天然优越的生态环境,加之成都市政府贯彻深入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与行动,一批批生态优先、民本至上的城市建设工程落地,人们的生产生活与绿色环境交相融合,绿色发展模式与幸福生活新形态成型,‘公园城市’概念自然应声落地成都。”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王凯
《总体方案》中提到:“成都自古有“天府之国”的美称,自然资源禀赋得天独厚,千年传承的山水林田是建设公园城市的优良本底基础。地处青藏高原边缘山地与四川盆地的接合部,能够在市区遥望大雪山,岷江及沱江干流穿越市域,生物资源多样丰富,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森林覆盖率达40.3%的优良本底基础”。对此,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向荣也给出了他自己的独特见解:“过去的成都平原气候佳、土壤肥沃,加之都江堰水利工程为整个生态体系带来的弹性和韧性,得以孕育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的天府之国,从根本上改善了成都平原的城乡生态环境。在都江堰的润泽下,成都平原林竹修茂、水系纵横、湖泊星罗、堰塘棋布,呈现出“水绿天青不起尘,风光和暖胜三秦”的美丽景象,也塑造了安逸闲适的生活氛围。”在王向荣看来,成都的公园城市建设,与造福千年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有千丝万缕联系。因为都江堰,成都成为了世界上最早的“生态城市范本”。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向荣
除了利用好成都得天独厚的生态本底外,《总体方案》还对公园城市建设中的经济建设,提出了“营造宜业优良环境,激发公园城市经济活力”的工作目标。2021年,成都地区生产总值近2万亿元,人均GDP达到高收入经济体水平,这是高质量推动公园城市建设的坚实物质基础;2018年至今,成都开展实施若干生态工程,依托自然山水布局城市“绿心”“绿肺”“绿脉”“绿环”和“绿轴”建设,也为成都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夯实了牢固的生态基础。
在天府公园城市研究院、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汪小琦看来,在优化城市格局、重塑经济地理核心上,成都以龙泉山森林公园为抓手建设龙泉山中心;把天府绿道建设作为覆盖全市的脉络性、延展性核心工程,这是公园城市建设的两个骨架。除此之外,还推行了环城生态公园、锦江公园两大示范性工程以及天府锦城、交子金融商圈、鹿溪智谷三大示范片区,共同推进成都新发展理念公园城市示范区的高质量建设。
天府公园城市研究院、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汪小琦
4年来,这些工程令公园城市整体建设颇见成效。现在,整个公园城市已逐渐筑景成势、蔚为壮观,绿道与公园显现成网之势。在改变了成都人生活的同时,成都在公园城市示范区的探索实践上,也积累了不少有效做法和宝贵经验,并得到社会各界认可。
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发展研究院院长陈明坤,以“系统”“创新”“转变”等关键词概括了成都实践探索公园城市建设途中的“成都经验”:首先,公园城市建设的推动是一次系统性战略谋划,从战略规划到规划体系、指标体系、政策体系、评价体系等,都是这个系统性里的推动工作;其次,在系统谋划的统领下,成都的公园城市建设过程出现诸多创新举措,如营城理念、场景营造,无不都把人本思想放到更在了最重要位置;最后,从“产、城、人”到“人、城、产”,工业逻辑回归人本逻辑、生产导向转向生活导向。在高质量发展中创造高品质生活,公园城市建设正推动城市建设模式转变。
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发展研究院院长陈明坤
北京林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雄表示:在公园城市建设中,成都率先成立“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体现了地方政府对公园城市建设的重视;此外,成都对公园城市的理念与内涵把握到位,并通过城市更新等方法使得全市上下都对公园城市建设这一重大工作予以了积极回应,这也是很值得推崇的“成都经验”。
北京林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雄
作为“施工图”,《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方案》既是过去多年成都探索公园城市建设的经验总结,也是融入新型城镇化大背景的新理念与新内涵。《总体方案》要求,成都在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时,要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突出公园城市的内涵特征和建设要求,牢牢把”城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示范区”“城市人民宜居宜业的示范区”和“城市治理现代化的示范区”三个发展定位。同时,提出了四个“着力”,从环境、民生、经济、治理四个方面推进示范区建设。分别是着力厚植绿色生态本底、塑造公园城市优美形态,着力创造宜居美好生活、增进公园城市民生福祉,着力营造宜业优良环境、激发公园城市经济活力,着力健全现代治理体系、增强公园城市治理效能。那么,作为常住人口超2000万的超大型城市,成都将如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理念?怎样体现把良好生态环境转化为普惠的民生福祉?
2021年初,成都提出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意在增进民生福祉,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超大城市转型发展蹚出新路,除增绿造林外,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强化城市功能也十分重要。正如方案中提到,优化城市设计,传承“花重锦官城”意象,提高城市风貌整体性、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有序推进城市更新,活化复兴特色街区。
李雄认为,在已建成城区,应以‘微公园’‘口袋公园’为城市绿化增量,让绿色生态环境更好地覆盖城市,但需注重对地脉、文脉的保护。对于成都公园城市建设的下一步重点,李雄建议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背景下,共建成渝生态价值评价体系。成都作为公园城市首提地,义不容辞有责任以更大视野、更高格局,研究推动公园城市建设工作。
推动生态价值向人文价值、经济价值、生活价值转化,《总体方案》要求围绕增强城市内生增长动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推动壮大优势产业、鼓励创新创业、促进充分就业相统一。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引导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进活力迸发的创新创业,推动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公园城市经济活力如何激发?
成都天府绿道文化旅游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俞杨以环城生态公园为例,给出了他的解答:生态价值转化属综合性提升,需把环城生态公园在休闲娱乐、土地增值、生态保护等生态服务多方面的价值量化。如在园区植入休闲娱乐、科普教育等设施,为市民游客提供游玩、休闲新去处,让大家的生活品质得到改善。另外,环城生态公园对生态景观、慢行交通、休闲游览、城乡融合、文化创意、体育运动、高标准农业、应急避难等8大功能体系的构建,也是生态价值转化的核心表达。
成都天府绿道文化旅游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俞杨
根据《总体方案》,2025年,成都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将取得明显成效;到2035年,公园城市示范区园中建城、城中有园、推窗见绿、出门见园的公园城市形态充分彰显,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公园城市将全面建成。从“城市中建公园”到“公园中建城市”,再到“把城市建设成一个大公园”,从“空间建造”再到“场景营造”,成都下一步将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王凯认为,成都首先要在绿色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上下功夫。如绿色的交通(车联网)、绿色的物流,绿色的基础设施、水电气暖热的供应等;其次,踩到要有一定政策性支撑,做精细化的管理,把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考虑进去。最后,成都还要在不同生活场景、不同功能区域、不同地段达到碳排放达标的统一目标,并积累经验,形成集成示范。
看度-公园城市频道记者:兰琳洁
编辑:朱书婉
版面编辑:何佳昕
责任编辑:陈漫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