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说丨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金南:五大应用场景聚焦“数字碳中和”
十四五是我国碳达峰关键时期,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攻坚期。就如何构建大数据大网络,支撑碳达峰碳中和?9月7日,在成都举办的首届中国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以《建立碳排放监测网络、促进碳达峰碳中和》为主题进行了分享。
什么是数字碳中和?王金南认为所谓数字碳中和一方面是让数字产业低碳化、绿色化,另一方面是怎么让数字产业为碳达峰、碳中和赋能增绿。
王金南认为在碳达峰、碳中和路径确认之后,最为关键的便是能源转型。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需要攻克十大关键技术,他们分别是气候模式和碳循环模拟预测技术、清洁能源和智慧储能关键技术、碳捕集和封存规模化关键技术、近零排放节能建筑关键技术、绿色低碳交通关键技术、现代农业与粮食减碳关键技术、工业行业零碳工艺变革关键技术、生态固碳增汇关键工程技术、温室气体排放监测核算关键技术以及气候弹性和适应机制关键技术。
在今天的主论坛上,王金南就“温室气体排放监测核算关键技术”进行了分享,例举了五大应用场景聚焦此项关键技术。分别是建立符合MRV要求的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开发城市碳大脑智慧管理平台、运用大数据支撑减污降碳协同管理、建立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体系、建立个人二氧化碳排放信用体系。
这几大应用场景中,建立个人二氧化碳排放信用体系与普通大众息息相关,如何利用大数据支撑公众参与到碳中和?
王金南提出,绿色低碳需要社会各界共建共享,建立个人碳账户和碳预算制度,将引导更多公众参与。比如可以给每一个人建一个账户,把每一个人的出行用电、用气等等这些生活的碳足迹、碳排放算出来,加起来算。那么我们可以规定,一个人的平均碳预算、配额。那么你的排放量跟你的配额一减,其实你就看到你的信用,你是负的还是正的。这个就可以做一些交易的,甚至可以做一些碳慈善的事业。比如浙江的浙Q碳,这就是所谓的碳排放计算器,全国各地都正在摸索。
看度记者:冯天赐 陈轻语
版面编辑:孙雨彤
责任编辑:蒋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