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好双城记 丨齐鸣“成渝号”国际快车 推动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

来源:看度新闻 2021年10月28日 07:49
摘要:成渝联动 创新合作 协同开放,成都自贸试验区高水平推进开放平台建设。

2017年4月,作为同属于我国第三批自贸试验区,四川、重庆自贸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川渝两地携手开启在西部率先探索内陆自贸区新模式的新征程。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提出,高水平推进开放平台建设,建设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

伴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深入推进,成渝两地自贸试验区的协同开放、创新合作越来越密切。开行中欧班列(成渝号)、实现川渝“电子口岸卡”业务跨区通办、互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企业开办综合窗口、川渝通办涉税事项落地生根……

《规划纲要》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也为成渝地区自贸试验区建设指明了方向。那么,成都自贸试验区目前建设情况怎样?未来将如何参与川渝自贸协同开放示范区建设?让我们一起走进成都自贸试验区——成都青白江铁路港片区。

蓉城初冬,街道两边的银杏树渐渐露出金黄色,迎风摇拽绽放出丰收季节后的喜悦。站在成都国际铁路港,一辆辆集装厢卡车满载货物来来往往,伴随火车的阵阵汽笛声,在成都铁路口岸穿梭。

今年1月1日,既是新年的第一天,也是“十四五”开局的第一天。这一天,成都和重庆两地铁路港同时鸣响了中欧班列的汽笛声,紧接着两地的中欧班列同时驶离铁路港,满载货物一路向西奔向欧洲。

这是国铁集团首次批准成渝两地统一品牌,统一使用名称开行中欧班列。自这一天开始,成渝两地中欧班列拥有一个共同名称——中欧班列(成渝号),不再分彼此,开启了两地携手合作推动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打造合作共建、高效运营样板的新征程。

成渝两地是全国开行最早、运行最稳定、影响力最大的中欧班列城市。今年以来,中欧班列(成渝号)开行数量超过3500列,为行业“领头羊”。

成渝两地采用“枢纽集散+干线直达+多式联运”模式,中欧班列线路覆盖欧洲全域,辐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把我国内陆腹地与欧洲中心腹地紧密地串联起来,构建起辐射欧亚、串联东盟、多向互联的国际流通体系,高水平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加强协调联动,推动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打造西向开放前沿高地,紧密对接丝绸这路经济带。”近日出台的《规划纲要》为成渝两地中欧班列发展指明了方向,也赋予了更高的要求和使命。

按照《规划纲要》的重大决策部署,目前成渝已就中欧班列共商共建共享达成一致意见,形成近、中、远“三步走”合作目标,将依托成渝占全国中欧班列大约四成的份额优势,在统一品牌、定价机制、整合资源、提升服务、降低成本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助力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对外开放大通道。

四川自贸试验区青白江片区是全国自贸试验区中唯一一个以铁路港为核心的自贸片区。据介绍,成渝两地中欧班列合作的近期目标“统一品牌、整合数据、协同机制”已达成,今后在彼此合作基础上,成渝两地将进一步深化西部陆海新通道、航空及水运等国际物流大通道全方位合作,通过通道带物流、物流带贸易、贸易带产业,延展全球供应链前后端服务,同时将继续推进在统一订舱、提高服务、降低成本、探索标准、合资经营等方面稳步开展全面合作。

作为四川唯一铁路货运型国际对外开放口岸,成都国际铁路港依托自贸试验区开放平台,紧紧围绕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加快打造国际门户枢纽,以大通道促大开放,建立起以成都为主枢纽、西进欧洲、北上蒙俄、东联日韩、南拓东盟的成都国际班列线路网络和全球陆海货运配送体系,连接境外66个城市、境内20个城市。

截至目前,成都国际班列已累计开行超15000列。成都中欧班列保障中西部地区电子信息、汽车整车、智能家电、生物医药等适铁适欧产业运输需求,运输货物以TCL、联想、戴尔、沃尔沃、康佳、创维、宝马等高附加值制造业产品为主,促进四川外贸稳增长,年均拉动进出口贸易额120亿美元以上。

编辑:何佳昕

版面编辑:邓海燕

责任编辑:张琴

相关新闻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