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程未有穷期,2021,成都稳进之年!

来源:看度新闻 2021年12月28日 23:26

行至岁末,回望来路,展望未来。

2021年12月27日至28日,成都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举行。回顾这一年,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成都快马加鞭未下鞍。

全会现场,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施小琳说:“今年以来,成都市委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和四川省委各项决策部署,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成都都市圈建设,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十四五”开局之年,成都的第一笔画出了新气象,也写下了新成效。

2021——红色记忆照亮的奋进之年

今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

翻开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画卷,成都是一片遍布红色记忆的热土。面向未来,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我们更需要坚定理想信念。

在成都人民公园旁,有一家名叫“努力餐”的餐馆,是今天众所周知的红色景点。

20世纪30年代,这里是中共地下党的一处秘密联络点。1940年3月,“努力餐”创始人车耀先和中共川康特委书记罗世文同时被捕,1946年8月两人壮烈牺牲。

成都舞剧《努力餐》进京 图据成都艺术剧院

今年4月,以这段历史为原型的大型革命原创舞剧《努力餐》在成都展演,票房和口碑双丰。除了创作演出《努力餐》等众多红色文艺精品外,今年,成都还以多种形式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走活。

今年,成都向老党员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策划组织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深度挖掘利用红色资源,推出“中国共产党百年礼赞”等主题展陈,规划建设成都解放纪念馆。

位于蒲江县的成都战役纪念馆今年也开展了大量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市民们在这里重温人民解放军征战西南、决战川西、解放成都的战斗历程,感受先烈们不怕流血牺牲的崇高精神;有着三十多年历史的成都电视台双林路办公区,一夜之间焕发新颜,打造了全国首个“学习强国”主题街区,红色基因在公园城市“亮起来”。

成都打造全国首个“学习强国”主题街区

一幕幕历史追忆、一个个红色地标,生动展现着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成都让党史学习教育走进群众身边,通过多元场景融入市民生活,真正入脑入心,与城市发展共生共荣。

这一年,成都多措并举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地落实。解决大件垃圾堆放难问题、老旧院落加装电梯、将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急难愁盼”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市民们享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作为检验党史学习教育取得实效的重要标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真正做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老旧小区装上电梯 居民生活更方便

在此次全会上,成都市委提出了关于激励全市广大党员干部传承红色基因,担负时代使命,在新征程上展现新作为的相关意见,鼓励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四川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精神,满怀信心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历史照见了成都未来的方向。

2021——勇毅与智慧并存的战疫之年

这一年,成都经历了两次与新冠病毒的交锋。其中,“11·2”疫情来势汹汹,波及范围前所未有,处置难度极大,却在一个潜伏期内得到了快速控制,没有扩散、蔓延、外溢。

作为一座拥有2000多万人口的超大城市,突如其来的疫情既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城市治理能力的大考——既要以最小代价守住疫情防控风险底线,又要在最大限度上保证经济社会正常运转。

二十多天时间里,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成都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落实“动态清零”总方针,筑牢“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线,巩固拓展了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抗疫之路 星光不问 只做见证

这份成果同样离不开每一位成都人的积极响应。是他们的守望相助与耐心等候,让城市经受住了一次又一次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的严峻挑战和考验。

疫情到来时,没有人在局外,都是参与者、见证者、亲历者,都面临大考。这份抗疫成绩单,由每一个合力坚守、团结一心的成都人共同书写。

有一种平凡英雄叫“上门当‘铲屎官’” 图据成都高新区教文卫健局

疫情爆发后,成都12345市长公开电话接听中心7 × 24小时值守,成为抗疫工作“总客服”,架起党和人民“连心桥”。短短21天里,共接听市民来电超40万个,其中涉疫情来电10.9万个。

防控的关键期,成都半空中不时会出现盘旋的无人机,将现场采集的画面实时回传疫情防控指挥中心,为决策提供辅助和参考。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科技的力量为智慧抗疫赋能,以战促治,成都的智慧安全韧性水平正在一次又一次考验中稳步提升。

也是在疫情的冲击下,成都坚定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攻坚克难、砥砺奋进,交出了漂亮的成绩单。

2021——高质量发展的稳进之年

回首这一年,成都聚焦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积极服务新发展格局,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稳步提高,全年主要目标任务基本达成。

今年是“高质量发展攻坚年”,疫情冲击下,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取得今天的成绩殊为不易。

前三季度,成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438.75亿元,同比增长10.0%,两年平均增长6.2%,2万亿GDP的大门正待成都打开。

这一年,成都更加宜居宜业、创新活力。

今年,A股市场“成都军团”跑步上市,平均每月都有企业“敲钟”,向外界传递市场主体的信心与活力。12月6日,A股上市企业数量突破100家,成都成为全国第十、中西部第一个“冲百”的城市。

今年,成都重塑产业空间,西部(成都)科学城、天府实验室挂牌运行,国家超算成都中心、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落地。

今年6月,成都公布新经济企业梯度培育名单,入库企业724家。在近期发布的《2021全球独角兽榜》中,成都5家企业登上全球独角兽榜。征途依然是星辰大海,新经济也依然是其中最亮的那颗星。

成都吹响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进军号角,新成果、新模式、新业态风起云涌。从企业创新到产业集聚,成都经济高质量发展有了越来越多“强引擎”和“硬支撑”。

这一年,成都在双循环发展中实现能级跃升。

今年,成都坚持以创新驱动贸易高质量发展,助力构建国内大循环市场中心、国际循环门户枢纽,努力实现“双循环”互促增效。

今年,随着状如“神鸟展翅”的天府国际机场正式启航,成都迈入双机场时代,国际门户枢纽地位进一步强化。

今年,成都中欧班列“朋友圈”再扩容,境外站点新增至68个;成都青白江国际铁路港开出了又一条新线路——中老铁路(成渝—万象)国际货运班列,成都对外贸易的版图进一步扩大。前11月,成都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达7406.4亿元,仅外贸额就已超过去年全年规模。

今年,项目共建、产业共兴、民生共享、生态共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速加码;成都都市圈正式批复,同城化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今年,成都新消费场景层出不穷,春熙路大慈坊街区、成都音乐坊拟入选首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前11月,成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62.0亿元,同比增长14.9%,展现出成都人强劲的消费意愿和能力,以及成都消费市场的活力。

成都,在新一轮发展中不断肩负起新的重大使命。

2021——公园与城和谐共生的绿色之年

绿色低碳发展是当今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鲜明特征,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作为全球唯一能看见5000米以上雪山的千万级人口城市,成都同时也是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公园城市首提地和示范区。

近年来,在“双碳”战略背景下,成都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按照“绿色复苏”要求,持之以恒塑造“一山连两翼”城市空间格局,公园与城市在这里水乳交融、和谐共生。

这一年,成都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据成都市生态环境局数据显示,今年1月1日至12月2日,成都市优良天280天,是2020年全年总和同比增加16天,优良率83.3%,同比上升5.0个百分点,在成都遥望雪山达68次,比2019年全年次数还多。

这一年,成都厚植公园城市生态本底。规划建设的“世界最长绿道”天府绿道,目前总里程已达4408公里。据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介绍,2021年全市计划新建绿道800公里,建成后,天府绿道总里程将突破5000公里。

这一年,成都大力实施生态惠民工程,打造“金角银边”示范场景,实施“五绿润城”示范性工程,加快建设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锦江公园等重大生态工程,环城生态公园已经全线贯通。

这一年,成都以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为统揽,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科学谋划推进生物安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作为全球唯一具有野生大熊猫和圈养大熊猫资源的特大城市,成都天然承担着建设大熊猫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高地、创新引领的公园城市生态价值转化展示窗口的使命。2022年初,成都大熊猫基地扩建区即将开园。

这一年,本土企业自主研制的成都大运会首批氢燃料电池客车发动机正式交付装车,越来越多的成都本土企业入局新能源汽车等绿色低碳产业。

这一年,成都制造了我国首台氢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机车发动机,“成都造”太阳能电池片源源不断发往全国乃至全球,成都在新能源、储能、节能、资源循环利用、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核心技术领域,形成了丰富的科技成果。

日前,《成都市绿色低碳发展报告(2020)》和《低碳成都100案例》发布,这是自2017年成都发布全国首个城市级绿色低碳发展报告以来,第四年持续发布。

青山为底、绿道为轴、江河为脉,这一年,生产生活生态有机融合、绿色低碳集约高效的城市形态逐渐成熟。

雪山之下,公园之中。绿色低碳是成都最厚重的底色、最鲜明的特质和最持久的优势。

结语

这是成都的2021年。这是红色记忆照亮的奋进之年、是高质量发展的稳进之年、是勇毅与智慧并存的战疫之年,也是公园与城和谐共生的绿色之年。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2022年已在眼前,新篇,即将开启。

看度记者:叶升芃

版面编辑:朱书婉

责任编辑:张强

0

相关新闻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