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热评丨细抠、深思,这份政府工作报告,委员们认真研读了
1月23日,成都市十七届人大六次会议开幕。会上《政府工作报告》对过去一年成都全市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对今年的重点做了部署,报告既紧跟大局,又站位高远,更贴近民意,引发了政协委员们的热烈讨论。经过一天的研究和思考,24日上午,成都市政协召开《政府工作报告》协商建言会,会上24个组别的政协委员们发表了对报告的关注和思考,充分体现出委员们参政议政的热情、履职尽责的责任心,更展现了他们对成都城市发展建设的真情实意。
高度评价 真情实感
“《政府工作报告》是一个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站位高、格局大、谋划实的好报告。”发言一开始,委员们便纷纷表达了对2022成都《政府工作报告》的高度赞扬。在他们看来,政府工作报告对过去一年的工作总结全面,亮点突出,彰显出成绩的来之不易,让大家感到自豪骄傲。同时,内容又客观清醒,直面问题和挑战,提出的应对措施切实有力,委员们对新的一年充满信心和期待。
这份赞誉的背后,有着委员们真实的工作体会和认识。《政府工作报告》总结到,去年成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制定了营商环境政策4.0版;新设外商投资企业713家,外商直接投资增长67.2%;2022年,成都也提出深化改革激发市场活力,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完善政企沟通机制,让广大企业放心投资、安心发展。这一点,政协委员、成都外商协会会长袁昕颇有感触。去年,成都外商协会举办的服务外企外商沙龙活动得到了相关部门的支持,大家也深刻感受到了成都务实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营商环境。因此,对于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做法他表示赞同,也更加看好成都未来的发展。
用心思考 真诚建议
当会议进入提问互动环节,现场气氛更加热烈,委员们都踊跃发言、各抒己见,结合各自熟悉和关注的领域畅谈感受,提出疑问,同时围绕经济发展、社会保障、民生事项等问题谋创新之举,献务实之策,聚发展之力。
“疫情之下广大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受到很大冲击。未来一年,成都在增强民营企业信心方面有没有什么更加有力的举措?”工商联界别委员首先提出了疑问,表达出对民营企业的关心。过去一年成都先后遭遇“7.27”“11.2”疫情,民营企业遇到的困境是真实存在的,而针对这些问题全市也先后推出了相关扶持工作。《政府工作报告》总结到,去年成都“坚持戴好口罩抓发展”,制定出台促进增长10条,强化运行保障30条、助企业纾困解难23条等政策措施,力争将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市民生活的影响降到了最低。
委员们除了观察城市发现问题,还根据自身经验提出建议。青羊区政协主席陈赋就根据他所在的青羊区得天独厚的航空工业资源优势,建议政府加大对青羊区做强航空产业的支持,“建议在《报告》‘加快建设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这一项后加上‘航空新城’”,一个较真的“咬文嚼字”表达出委员们对助力城市发展的拳拳之心。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成都将深入推进“双减”试点工作。这一点正是教育界别委员易永伦关注的焦点。她以专业的角度提出,成都要制定落地家庭教育法;重视学校健康教育;加大对教育类自媒体的管理,形成健康的教育舆论生态的可行建议,做到言之有据、言之有理、言之有度、言之有物。
从乡村振兴到养老问题,从城市微更新到无障碍环境建设……大到城市整体发展,小到细抠字眼,委员们聚焦的每一个话题,都源自日常的思考,都传递着民生温度,都体现了人民政协的职责与担当。
有扎实的工作,才能引来有价值的探讨;有切实的建议,才能推动有成效的发展。雄关漫道铮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已身处2022年的发展步伐中,相信在全市人民的齐心奋斗下,这一年我们将会把城市建设得更加幸福美好。
编辑:陈静
版面编辑:朱玲玉
责任编辑:何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