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3000亿,成都如何实现产业增绿?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2022年03月04日 19:02
摘要:公园城市对生产、生态、生活等领域提出了全面要求,而产业是其内生源动力与绿色“基底”,生态环境、交通出行、能源供给的“绿化”,都需要产业在背后支撑。

张家口机场广迎八方来客的主要航道上,有一条“奥运走廊”,坐落着亚洲最大的碲化镉发电玻璃地面电站。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这些发电玻璃以超同类产品8.8%以上的发电量,将光能转化为电能,为冬奥场馆提供“绿电”支持。

这里原是一座荒漠化严重的矿山,成都中建材光电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中建材)基于先进的碲化镉发电玻璃技术,建成装机容量为12兆瓦的山地修复电站,不仅为“绿色冬奥”赋能,也起到了修复矿山、改善生态的作用。冬奥会结束后,电站将继续为周边住户输送电能,预计每年可节约标煤5703.3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4942.66吨。

作为中国建材集团旗下的高新技术企业,成都中建材于2018年在成都投产了世界第一条大面积(1.92㎡)碲化镉发电玻璃生产线,是“成都造”的典型代表。近年来,成都愈加重视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强化政策支持、搭建合作平台、推进技术赋能,新能源、新材料等“成都造”们日益蓬勃发展。

2021年底,成都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优化空间产业交通能源结构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发展绿色低碳优势产业,着力打造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锻造产业绿色实力,成都目标明确。成都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力争到2025年全市绿色低碳优势产业规模达到3000亿元以上。

锚定3000亿,成都绿色产业的底气何来?又将如何实现产业“增绿”?

建圈强链,抢抓绿色产业新机遇

成都地处新能源矿藏丰富的四川盆地,是西南地区科技发展最先进的城市,清洁能源产业起步较早,更孕育出通威集团等本土龙头,继而吸引成都中建材、硅宝科技等新材料企业入驻。

很多传奇故事的开端都是这样,“一子落而满盘活”——优质环境缔造活力企业,继而辐射带动上下游产业链乃至更多相关领域,形成相辅相成的产业循环。

这个过程中,很多企业也发挥了“以商招商”的作用。据成都格力钛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格力钛)总经理董锋表示,由于公司规模较大,且涵盖整车、电池等多条产业线,自2017年落地成都之后,格力钛陆续牵引一些上下游的配套企业,落户成都的天府智能制造产业园。大洋电机、骁博锐、艾可沛等企业的招引,都有格力钛在其中牵头引线。

“刚来这里时我们的配套产业链还是比较弱的,把更多的合作伙伴呼吁过来,就能起到‘强链补链’的作用。”董锋表示。

对企业来说,“强链补链”可以促进产业集聚,降低成本、提升效率。而站在城市规划的角度,产业链是产业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产业链之间横向扩展或纵向延伸,可以推动错位协同,以溢出效应促进有机融合。于是近年来,产业基础叠加顶层规划与政策优待,大洋电机、宁德时代、氢车熟路等头部企业纷至沓来,成都的绿色产业版图日益丰富壮大。

2021年12月,成都市提出大力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并聚焦20个重点产业,根据不同产业链的特点,制定特定的产业链工作计划,一条重点产业链定制一套“政策工具包”。20个重点产业链中,除绿色低碳产业之外,其他包括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新型材料等,也都与绿色发展息息相关。

在“建圈强链”模式下,“链长”代表政府,负责产业链谋划、统筹、推进和督促,在更大范围实现配置资源、聚集要素和应用市场;而“链主企业”由产业链上不可替代的核心企业担当,他们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负责资源整合与协调供应,可以举旗招商上下游配套企业,也可以联合企业共谋发展规划。政府搭台,企业唱戏。

事实上,在“建圈强链”政策被推出之前,很多龙头企业就已参与过“链主企业”会做的事,如吸引上下游合作伙伴来成都落户、联动合作企业共谋产业高质量发展。而政策的出台与指引让他们更加“名正言顺”,既提升了积极性与参与感,也收获了更多来自顶层设计角度的利好。正如成都所明确的,以“龙头企业+产业基金+领军人才+中介机构”模式,开展“链主”精准招引,育强绿色低碳产业链主,发挥链主作用提升产业优势。同时,围绕链主企业的实际需求,成都市也在推动加强专项服务。

新能源汽车是成都的优势产业,也是《决定》中提出到2030年绿色出行比例达70%以上的“底气”。据了解,成都市政府正在针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强顶层设计、编制发展规划。

接下来,格力钛将与中材科技、大洋电机合作,打造一条氢燃料公交车示范线路。“成都在新能源示范上还是很积极的。”董锋说。

技术升级,提振各行各业低碳发展

对于成都“3000亿”绿色低碳产业规模的目标,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王凯认为,成都在电子产业、交通运输业、新能源等方面拥有较好的科技研发基础,但是从产业研发到制造,再到产品需要一个转化的过程。

从理论到实践,需要强化“研发+落地”的产业协作,形成政府-智库-企业的联动关系。目前,成都拥有成都超算中心、天府永兴实验室、国家电投集团西南能源研究院(以下简称国家电投西南研究院)、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等高精尖科研中心,负责绿色核心技术攻关和重大技术装备研发科技创新,解决产业“卡脖子”问题。

“从政府层面来说,成都的低碳项目都有引入投资或专项基金,现在更多的是要从技术层面打造集群,当地的各个研究院一起发挥优势,从设备、技术、管理等领域形成一整套的综合性(低碳)解决方案。”国家电投西南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甘霖表示。

“双碳”目标提出后,国家电投西南研究院专设“碳中和研究所”,从碳管理、碳减排等方面深入推进技术革新与落地。这些工作需要和产业深度结合,深入到各行各业。

成都目前推进的“碳普惠”工程与“碳惠天府”平台,都有国家电投西南研究院参与其中,通过给每个人建立碳账户,配备综合管理平台,记录日常工作、出行、生活的碳排放量,让人们有意识地去减少碳排放。

“双碳”时代下,每减1g碳都会产生效益,这些碳减排量能够转化为公益积分,提升市民们的减碳积极性;同时也可以借助金融运作,促进不同需求的企业之间达成紧密合作。

很多高能耗企业初期节能降碳之后,往往会面临“成本升高”的困境,应用绿色金融手段,引导其他企业对高能耗企业进行投资,促使其通过改革创新节能降碳,即可共享其部分减排量。这也与成都“促进‘金融、科技、平台、产业’融合创新”的绿色产业规划一脉相承。

系统谋划,以绿色载体推动绿色生态

和其他城市相比,成都拥有更深厚的“绿色基因”。四川盆地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得这里风电、水电、光电等清洁电力占比较高;同时,地处长江经济带,成都对工厂排放、环境影响的标准也更为严格。

作为公园城市首提地,成都目前拥有国家级绿色工厂34家、绿色设计产品4项、绿色工业园区4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2家。今年2月底,成都市出台《成都市支持绿色低碳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明文提出“对技改后综合节约能源量100吨标准煤(等价值)以上且符合条件的企业项目给予补助。”

到2025年,成都目标是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较2020年下降10%以上,万元GDP用水量降低至24立方米,单位GDP能耗降低水平、二氧化碳排放降低水平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

除了对现有企业开展低碳治理,成都也在实施能耗约束前置绿色招引。天府智能制造产业园曾是以工业为主的传统园区,经过战略转型后,出于新的绿色环保要求,已不再引进一些不符合园区当下发展方向的产业。而针对园区内的存量产业,产业园也会督促其进行低碳转型,帮助企业推动效率提升与节能减排。

天府智能制造产业园管委会产业发展部副部长林爽提到,天府智能制造产业园通过组织智能科技产业创新联盟等平台,多次带企业代表去研学交流,潜移默化地“植入”低碳理念;同时基于企业自身绿色与数字化的需求,进行智能化诊断咨询,围绕痛点寻找解决方案,并为其链接资源。

作为当下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产业园可促进产业布局集聚化、结构绿色化、链接生态化,推动资源循环利用,更是企业与政府之间连接的纽带,在上通下达的同时,向企业输出服务价值。《征求意见稿》中也提出,成都将打造一批绿色低碳示范园区,支持创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公园城市对生产、生态、生活等领域提出了全面要求,而产业是其内生源动力与绿色“基底”,生态环境、交通出行、能源供给的“绿化”,都需要产业在背后支撑。成都将产业作为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顶层设计与细节服务双管齐下,便可持续为城市绿色注入“源头活水”。

面对3000亿的“小目标”,从成都“致广大而尽精微”的动作来看,虽任重道远,但无远弗届。

版面编辑:孙雨彤

责任编辑:张强

0

相关新闻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