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引发广大干部群众强烈反响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四川考察时强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保持经济稳定发展,保持社会大局稳定,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总书记的到来,让四川干部群众备感振奋,大家表示,要牢记总书记嘱托,在新征程上奋力谱写四川发展新篇章。
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的第一站,来到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察看水稻长势。眉山市永丰片区有高标准农田3100亩,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水稻“耕、种、播、收”全程机械化。总书记强调,要把粮食生产抓紧抓牢,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教授 马均:我们将根据总书记的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大科研和技术推广力度,培养更多“土专家”“田秀才”,把我们的论文写在大地上。为装满农民的“米袋子”,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我们自己手中作出更大的贡献。
乡村振兴推进得怎么样,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村里污水处理得好不好,村容村貌建设得怎么样,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医疗是否保障好了……在永丰村,总书记一个点一个点地看,一个细节一个细节地问。他强调要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好,团结带领乡亲们脱贫之后接续推进乡村振兴。
四川省眉山市永丰村第一书记 刘超:我们的村民收入、人居环境、医疗保障等方面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问得非常详细。乡村振兴是咱们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村第一书记,通过大学习、大实践、大提升,全心全力把老百姓的事情一件一件办好,让老百姓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在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的故居——三苏祠,习近平总书记重点了解了三苏生平、主要文学成就和家风家训,总书记指出:要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四川省眉山市三苏祠博物馆讲解员 徐丽:苏轼的一家一直秉承着读书正业、孝慈仁爱、非义不取和为官清廉的家教家风。总书记在三苏祠强调,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我们讲好苏东坡的家风家教故事,让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好、发扬好。
宜宾是万里长江第一城,长江、金沙江、岷江在宜宾交汇。保护好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是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也是守护好中华文明摇篮的必然要求。总书记叮嘱当地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守护好这一江清水。
四川省宜宾市委书记 方存好:我们目前长江干流的水质,可以一年当中有三百多天稳定在地表Ⅱ类水质,所以我们也要按照习总书记给予的勉励方向,要进一步树牢上游意识,强化上游担当,把构筑好长江上游的生态屏障作为我们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更好地把它抓下去。
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预计达1076万人,同学们的就业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在宜宾学院,总书记一方面叮嘱有关方面要进一步挖掘岗位资源,做实做细就业指导服务,一方面勉励同学们保持平实之心,靠劳动创造幸福生活。
宜宾学院学生 刘江:总书记特别关心我们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不要光想着光鲜亮丽,还要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发光发热。
宜宾学院就业指导中心主任 夏高发:我们做就业工作,不能仅仅停留在校园里边给学生做指导,也要深入企业去了解企业的需求,把了解的信息更精准地传递给我们的学生。
中国要强大,各领域各方面都要强起来。在宜宾极米光电有限公司,总书记强调要在各领域积极培育高精尖特企业,打造更多“隐形冠军”,形成科技创新体集群,并勉励年轻人要努力奋斗。
极米科技员工 罗昌军:习总书记说,天上不会掉馅饼,一切成就都要通过我们共同拼搏来取得。作为“90后”的科技工作者,我们更要牢记习总书记嘱托,在自己岗位上苦干实干,埋头研发,勇于创新,勇于拼搏,技术报国,为科技兴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川广大干部群众表示,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奋力谱写四川发展新篇章,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总台记者 王平 焦健 朱兴建 张力 贾宜超 李朕 四川台 眉山台 宜宾台)
版面编辑:朱玲玉
责任编辑:张言恒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