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年·成都实践|服务战略全局 在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更大作为
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星河灿烂望北斗,在北斗闪耀的自主创新路上,“成都造”勇担职责,四川航天燎原科技等一大批企业成为推动北斗产业发展的硬核力量。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支撑下,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从提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到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从坚持底线思维和忧患意识到统筹发展和安全……非凡十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发展棋局精准落子“高质量”。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指出,抓发展是第一要务,必须突出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把新发展理念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
十年来,成都始终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在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更大作为。经济总量从8000亿元跃升至近2万亿元,形成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和8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公园城市从“首提地”到“示范区”;天府国际机场建成投运,双国际枢纽机场比翼齐飞……高质量发展之路,印证发展阶段之变、发展理念之变、发展格局之变。
把握新发展阶段
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
“如果你用的是折叠屏手机,那显示屏很有可能来自成都京东方。”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秦向东一席话,透露出成都新型显示产业的市场地位。
2017年,中国首条由京东方建设的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在成都量产,填补了我国在该产业领域的空白。今年8月,京东方在成都正式发布全新一代Q9发光器件及全新自研蓝钻像素排列方式,这两项新技术均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未来,高端柔性显示屏一半来自“成都造”。
新型显示产业是成都电子信息产业细分领域之一,电子信息产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产业。如今,英特尔、华为、联想、深天马等越来越多的业界“巨头”把研发机构和前沿生产线布局于此。它们在成都的发展,是成都电子信息产业从弱到强、高质量发展上升曲线中的一道亮眼轨迹。
全球每2台笔记本电脑,就有1台搭载着“成都造”CPU;每57秒,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就下线一辆新车……在成都,诸多产业链条均已形成一定规模,电子信息产业规模突破万亿元大关,千亿级产业集群增至8个,软件和信息服务集群、成德高端能源装备产业集群入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成都以“链长制”为牵引,以21个重点产业链为主线,在链主企业引育、实施招商引智和项目攻坚等方面实现稳步提升,产业建圈强链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成都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以产业建圈强链理念变革产业发展方式,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深度融合,提升现代产业体系区域带动力和发展竞争力。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结构持续不断优化。三次产业比重由2012年的4.3∶46.6∶49.1,到2021年的2.9∶30.7∶66.4。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加速崛起,在国民经济稳定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生产性服务业加速迈向专业化,助推产业改造升级;生活性服务业不断向高品质延伸,提升市民生活品质。
从全局谋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非凡十年,“中国号”巨轮驶向高质量发展的壮阔航程。今天的四川,正稳步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迈进。成都作为四川省主干城市,始终坚定落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要求,奋力在量质齐升中舞好全省发展龙头,加快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贯彻新发展理念
更好服务国家战略
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成都考察时,勉励企业抢抓机遇,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以创新驱动提高高质量发展动能。
2020年1月3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载体、建设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的重要承载地,自2021年6月正式挂牌以来,西部(成都)科学城已逐步成形起势。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指出,强化天府新区创新策源功能,扎实推进西部(成都)科学城建设。天府兴隆湖实验室、天府永兴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成都超算中心……兴隆湖畔,大批科技“国之重器”比邻而居、拔节成长。
西部(成都)科学城
坚持改革开放、创新驱动,展现出更加强劲的动力活力。四川天府新区综合实力迈入国家级新区第一方阵,天府实验室正式揭牌,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启动建设,成都超算中心纳入国家序列,国家级创新平台增至200余个,高新技术企业五年增长近3倍、达7800余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实现翻番。从“天宫”“北斗”,到“嫦娥”“天问”……在中国不断创造的人类航天历史中,也一次次留下了成都“创造”的闪亮印记。
以绿色发展增强高质量发展底色。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今年4月,巴莫科技获得国际权威机构SGS颁发的达成碳中和宣告核证声明证书,意味着全球首家达成“零碳”的正极材料生产基地在成都诞生。9月16日,通威太阳能金堂基地二期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项目S3车间迎来激动人心的时刻,二期项目第一片电池片顺利下线。作为公园城市首提地和国家批准的低碳试点城市之一,成都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优化调整空间、产业、交通、能源结构,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努力走出一条绿色成为普遍形态的超大城市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以开放姿态增添高质量发展动力。
门户枢纽作用持续提升。2013年4月26日,首趟蓉欧快铁从成都出发,奔向9826公里外的波兰罗兹。今年8月5日,成都国际铁路港多式联运基地项目通过竣工验收,这是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首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在成都中欧班列安全平稳运行第9年,成都中欧班列年开行量超过2000列。
主动应开放格局之变,争融通循环之先。仅在过去五年间,成都开通国际(地区)航线就达131条,天府国际机场建成投运,获批建设自贸试验区、成都国际铁路港经开区,进出口总额增长2倍,落户世界500强企业、领事机构数量均居中西部第1位。
天府国际机场 图据新华社
在绿色发展中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在协调发展中解决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在共享发展中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持续回答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问题,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成都加快融入国家战略全局。
融入新发展格局
统筹发展和安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全面部署。“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是党中央的明确要求。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指出,牢牢把握新时代治蜀兴川的重大责任,建设推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战略枢纽,成为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和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战略支撑,打造保障国家重要初级产品供给的战略基地,筑牢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战略屏障。
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坚定扛起区域发展极核使命和全省发展主干责任,成都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9月26日,四川省2022年第三季度重大项目现场推进活动举行,全省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全力稳住经济大盘,为全国大局多作贡献。同日,成都市产业建圈强链工作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召开。成都正全力以赴拼经济抓发展搞建设,持续深入推进产业建圈强链,加力加劲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日前,工信部网站公示了全国首批12个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建议名单,成都成为西部唯一上榜城市。在引优育强链主企业上下更大功夫,成都引得“孔雀西南飞”。
近日,华能彭州燃机项目获省发展改革委核准批复,标志着成都第一个燃气调峰电站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项目作为四川省和成都市“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项目,是“能源结构”优化调整重大支撑性项目,项目建成后可有效提升超大城市能源安全韧性水平。
剪影背后的成都——
一系列创新突破致力于实现自立自强:推动“三个做优做强”提升城市整体功能;坚定不移推动产业建圈强链,维护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坚持创新驱动,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
一系列措施瞄准畅通循环淤点堵点: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中,发挥区域优势,肩负极核城市使命。
新时代走过的十年,成都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一锤接着一锤敲、一棒接着一棒跑,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胸怀“国之大者”“省之大计”,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吹响号角:成都将继续在坚定扛起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时代使命中,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版面编辑:朱玲玉
责任编辑:雷启枝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