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强市 共创未来㉒丨邛崃市多渠道筹集园区建设资金 助推产业建圈强链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制造业是立城之本、兴市之要。”今年4月,成都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将“制造强市”写入党代会报告;8月1日,成都市制造强市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召开,提出要坚持把制造业作为立城之本、兴市之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城市位势能级提升。
11月18日,成都市推进制造强市建设大会召开,分析研判当前成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并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对于成都推进制造强市建设,各区(市)县在忙些什么?接下来又会怎么干?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邛崃市坚定落实成都市制造业强市部署要求,抢抓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升级迭代窗口机遇,深入推进产业建圈强链行动,全力打造以新能源、新材料等制造业为引领的羊安新城。
在推进重点片区和项目集群建设中,邛崃市创新运用绿色债、专项债、境外债等投融资方式,筹集资金近125亿元,有力保障了片区66个功能性项目落地实施,2111亩泉水湖湿地公园建成开放、10万平米综合运营中心主体完工、120万平米标准化厂房陆续投用、综合保税(B型)加快建成,吸引锦城学院、四川交院、北大金秋等共同打造产教融合示范区,促成上海璞泰来、融捷锂业、中徽科技、日本Disco苏州百克晶一批制造业重大产业化项目落地,初步构建以新能源电池正极、负极、隔膜材料为引领,以半导体芯片设计、晶圆材料、精密腔体、设备制造为重点的“两大”产业生态。
2022年1-9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累计增长1.5%,其中,新能源电池产值同比增长55倍,融捷锂业年初正式投产,卓勤基膜和涂覆一体化项目9月进入试生产,预计全年实现产值60亿元。天新产业功能区于今年6月获批成都市绿色低碳动力电池及储能产业主承载地,正协同天府新区、新津区共同打造蓉南新兴产业示范带。
今年以来,邛崃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发行首支绿色债券
抢抓“双碳”机遇,依托功能区绿色低碳产业生态,提前谋划、抢抓先机,于今年4月成功发行7年期绿色企业债券,募集资金7亿元、票面年利率5.5%,创峡市企业债券票面利率新低,成为成都市AA平台首支绿色企业债券。
探索运用外债政策
抢抓境外债券政策窗口期,2021年10月,在港交所发行利率1.9%的美元债券0.35亿元,是西南地区县级国有公司首单海外高级美元债;今年2月,再次发行利率1.85%的1200万欧元债券,为全国首笔银保联合境外债券、西南地区首并县级市欧元债券。两项债券的利率创四川省国有企业境外发债利率新低,实现了“全口径”融资。
募集长期低息资金
利用人才公寓建设政策在求行融资期限18年、5亿元的低息长期资金,保障首批778套人才公寓建设;抢抓棚改和集体土地腾退政策窗口,在农发行分别融资期限20年、6.9亿元和期限15年、10亿元的低息长期资金,保障项目供地,抢抓标准厂房代建政策,利用国开行、中行等政策性银行和大型国有银行的长期低息资金,实施21万平米厂房代建,推动科创团队和中小微企业拎包入住;策划包装政府专项债项目,成功融资期限15年、22.亿元的低息长期资金,解决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邛崃医院等一批重大功能性项目资金难题。
撬动社会资本参与
出资参股成都重产基金(二期),正与成都科创投商议组建天新半导体产业发展基金,“以投代补、投补结合”实现资本招商;在政策允许期限内,采用融建、EPC、PPP等模式引入中水七局等央企、成都建工等地方国企,策划包装总投资约62亿元的基础设施和生态项目,为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提供功能配套。
下一步,邛崃市将坚定贯彻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部署,坚持投资优先、项目为王,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抓发展,将羊安新城片区打造成为世界级新能源电池材料生产基地,确保到2025年邛崃制造业总产值迈过千亿大关,全力推进蓉南新兴产业带成为成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编辑:邓海燕
责任编辑:雷启枝
审核:李程
评论